水泥、钢铁等行业的市场需求量也将有所增加
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。中共中央政治局29日召开会议,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,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,审议并同意印发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。
会议决定,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二是央企的无边界扩张。三是央企快速进入一些新型产业,如新能源汽车产业、光伏产业、风电产业。问题是,央企的扩张,世人只见到了企业规模的放大;却不知,由于大幅度地扩张,背上了沉重的资产包袱。编者按:预定11月份召开的三中全会,即将点亮企业家的创新之梦。
因此,现在央企想继续扩张,已经失去能力。一汽、二汽、长安汽车(中国兵器集团控股)、江淮汽车等企业均涉足其中。这些经济表层底下的一系列深层问题,若改得好,改得快,将为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,增强创新活力提供巨大契机与驱动力。
又比如消费带动经济成长作用应进一步凸显,经济结构调整无法轻忽。政治局会议指出,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改革成效要达到三让即让一切劳动、知识、技术、管理、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,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看来,要坚持稳中求进,夯实工业稳中向好基础,就必须居安思危、加速改革,加快结构调整,着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。而破解诸如行业、资源要素的土地、金融、人力、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,就要求进行更多系统的、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安排。
10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,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京召开,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。我们知道,要促使服务贸易发展和增加,就要成功地调整产业结构,增进有创新能量及技术含量的产业结构引导。
要达到如上那些目标方向,就迫切需要争取改革红利,深化并积极推进具有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的全面改革,为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化解深层次障碍。上海自贸区的推进,彰显政府有决心来推进新一波改革开放政策。于是,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减少政府管制,进行更加全面的市场化改革。目前,有个较为清晰的共识,改革的一大核心性的问题,就是应该更大更广泛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,而这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要求。
应该说,三中全会的改革,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,有着很高的历史定位和极其重要任务,它将预示并决定5-10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中国成长脉络与方向。然而,产能过剩等矛盾依然突出,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总体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。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,但人均收入还不高,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乡镇地区也存在差异。我们也不可否认,任何深层次、广领域的改革也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和风险,但只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触碰那些经济体制深层障碍,并革新它,化解它,中国经济前行的速度和姿态就没有什么问题,民众对未来践行中国梦将充满信心与希望。
而要缩差,要靠发展,也靠改革。当前,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,充满机会又备受挑战。
还有, 我们强调要优化经济结构,注重经济质地,不以GDP论英雄,首要的就是要对政府权责机制作出合理的改革,深入推进财税体制、金融体制、土地流转与户籍制度等改革。比如,过去依靠大量劳动力生产的制造业模式将被淘汰,高附加值的新型服务产业正展现美好前景。
我们有广大且深厚的内需市场潜力,但过去30余年来那种以廉价劳力、低效发展模式也难以持续下去,浪费资源低效的产能过剩问题,一些地方政府的浮滥低效投资、发生在金融资本领域的一些泡沫化操作问题,也绝不能再继续下去了,势必也要以结构性调整来治理,改革闯关是必然的,但能否顺利闯关、避免硬着陆、或促进平稳并避免引发动荡,其关键在于改革有多大胜算来顺利转化为转型发展的动能,化解了多少深层症结?总之,经济界,乃至普通民众对中央全会进行深化全面改革,对展开新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当期待。相关报告认为,从多项指数表现,可进一步确认工业运行企稳的态势,企业发展预期有所改善,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。10月30日,新发布的2013年三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显示,三季度,中经工业景气指数为95.4点,与上季微升0.1点。而中国经济要拓展进步空间,推动新兴产业发展、城镇化推展、区域经济发展及创新驱动与推动文化教育等等,就必须往成熟、新兴、多元与开发的经济转型升级格局形态迈进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。昨日,商务部发布《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(2013年秋季)》,报告预测,2014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可能略好于2013年,2014年外贸将稳定增长,但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依然较多,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,各国产业间竞争日益激烈,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。
对于今年走势,商务部在报告中再次强调,四季度进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,全年中国出口占全球贸易份额有望继续小幅提升。报告指出,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,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,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很快,不少企业主动转型升级,正在孕育出口竞争新优势
四处练摊揽客、上门拜访潜在客户、大货小货照单全收铁路货运组织改革4个多月来,昔日的铁老大悄然变身为跑市场抢客源的生意人,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。对铁路感兴趣的不只国内货主,还有国外客商。
9月4日的第十届中国-东盟博览会、9月6日的淄博陶瓷博览会、10月21日的第19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(以下简称义博会)上,都出现了铁路部门练摊揽客的身影。通辽市大林镇型砂厂虽说只是一家乡镇小企业,但每年的型砂运输量也都在10万吨以上,然而在企业的十年经营中,从没有走过一趟铁路运输。
经过5天的推介,上海铁路局金华货运中心与多家客户代表签订了运输意向书。另一方面,铁路货运改革将货运推向了市场化,各地不能没有压力。奔赴各展会练摊揽货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不再只停留在口号。此前铁路部门只注重大宗货物,而现在,大至万吨煤炭、钢材,小到一张身份证,通通照单全收。
在义博会上,来自义乌的客商方先生说:想不到铁路也来摆摊设点做推介了,铁路运输经济、准点,以后可以成为首选。不少客商来到上海铁路局展台前,参观、咨询,洽谈业务,签约意向运输合同。
据了解,现在不少地方铁路部门都成立了专门的货运营销中心,专门负责去拉货运的客户。改革4个多月来,铁老大悄然转身,积极奔走于市场。
而改革的背后,是今年上半年铁路货运量持续负增长,经营压力的倒逼。在义博会上,铁老大除了设摊推介,还组织营销宣传小分队深入五大展区走访参展商。
不少企业坦言,在各类博览会上,铁老大的出现让大家感到非常意外。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看来,促使铁路部门发生转变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公路、水路、铁路运力的提升,铁路运输已经不再是过去供不应求的局面,东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铁路运力过剩。大林镇型砂厂副经理李磊表示,主要是因为车皮不好请,且二次倒运非常麻烦。改革的成效在铁路货运量上得到了体现,7月,铁路货物发送量增速实现今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、8-9月继续攀升,三季度同比增长7.2%。
上门攀亲抢客源除了利用大型展览会的机会揽客外,铁路部门开始越来越注重平时与客户的沟通,不少中小企业也从铁路货运改革中获得了实惠。铁路货运改革大幕拉开后,铁路货运中心的营销员王志刚来到这家乡镇企业,主动要求为企业全程代理矿砂运输,试运一趟下来企业省下了近万元的运费,且只要打一个电话,不出公司就可以实现铁路货运的代理装车,让李磊着实觉得轻松不少。
9月货运总发送量达33447万吨,较改革初的6月增长了6.8%。在第十届中国-东盟博览会上,客户可现场操作电脑查询运价、提报装车计划,亲身体验货运办理手续的便捷,现场签订运输合同。
铁路部门由坐商变成行商,努力开辟货源、改善服务的同时也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初步成效。来自俄罗斯的客商彼得说:能走铁路送货回俄罗斯,比海运起码可以节省20天时间,很有吸引力。